校园快讯
【彩虹德育】心向光.爱予己||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2025年心理健康月暨家校社协同育人活动月系列活动集锦
心向光.爱予己
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助力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成长型思维,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于2025年5月7日至5月25日开展了以“心向光·爱予己”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全校师生及家长,通过艺术创作、互动体验、情感联结等多元形式,引导学生在轻松氛围中认识自我、接纳他人,强化心理韧性,营造温暖和谐的校园氛围。
01童心有根 绿意满园
稚嫩的画笔,是叩问内心的钥匙。小学部孩子们将在“咕卡自画像”中,用盾牌勾勒勇敢,以太阳描绘善良,将抽象的特质凝为可视的符号。
班级“生命树”上,每一片枝叶都承载独特的自画像与能量词,家长的“养料卡”化作根系,教师的寄语凝成雨露,共同编织成三维成长网络。
在这里,语言不再是唯一的桥梁——艺术的浸润中,孩子们悄然种下自我认同的种子,在集体的绿荫下舒展生命的枝桠。
02缀光成链 共筑心塔
青春的笔触,在咕卡上晕染出成长的星河。初一年级学生将以自我为圆心,用丙烯笔绘制色彩斑斓的“支持轨道”——金色的盾牌记录师长的谆谆教诲,蓝色的波纹勾勒同伴的并肩同行。
每一笔都是对温暖力量的溯源,每一色都是对支持网络的具象化诠释。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互动游戏《星光能量站》传递无声的关怀,最终将个人创作汇聚成“心”的能量站。
当万千轨道交织成链,成长的孤岛便与陆地相连,也许每一份善意,都将成为照亮心路的星光。
03 温怀相授 悦意同收
一个拥抱的力度,足以融化孤独的坚冰;一抹笑脸的色彩,缓缓晕染生命的底色。初二、初三学子在拥抱中感受肌肤相触的疗愈力量,在“留下你的微笑”墙板上自由创作专属笑脸,用线条与色彩表达情绪。
触摸疗法与艺术表达的碰撞下,焦虑与压力悄然消解,信任的纽带在无声中生长。每一张笑脸,都是对自我的温柔告白,更是对世界的明亮回应。
04 指尖塑心 陶然共育
教育者的心灵,亦需一方净土栖居。三校区班主任化身“陶艺师”,在揉捏软陶的指尖流动中,将压力塑为具象的作品。
软陶的温度唤醒沉睡的灵感,心流体验激活职业认同的深层共鸣。当一件件陶艺在窑火中成型,教育的初心亦被淬炼得更加纯粹——这不仅是艺术的创作,更是一场教育者与自我的深度对话,是一场心灵与指尖温暖联结的仪式。
心向光,是成长的姿态;爱予己,是生命的答案。心理健康月不仅是一场场活动的集合,更是一场关于“自我与联结”的生命教育。当孩子们在创作中读懂自己,当教师在陶土中重拾热忱,当家长通过寄语与孩子心跳同频,教育的合力便在此刻缔结。我们期待通过多元化的体验,让学生感受支持的力量,家长与教师也在互动中深化共育理念。愿每一位攀外学子都能心向光芒,学会珍爱自己,以积极心态拥抱未来的无限可能!
END
一审(撰稿)|陈梦茜
二审|王卓
三审|王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