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专栏

学科融合探新路 思政心理共育人——攀枝花市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工作研讨会在我校顺利举行

作者:德育科   发布时间:2023-12-19   访问量:2436


兼容并包 融通竞进

Absorb Adyantages To Make lmprovements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工作,让思政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拥有健康的身心与健全的人格,以高效、高质量的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攀枝花教育高质量发展。12月19日,攀枝花市李美文初中政治名师工作室和江珊珊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队联合举办“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工作研讨会在我校6楼报告厅举行。各县(区)教育和体育局的德育管理人员、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心理健康教研员、全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班主任代表共计200余人参会




本次研讨会分为示范课教学展示、说课、评课和微讲座四个环节。

示范课教学展示

课堂展示

我校道德与法治教师朱亚俐根据教材内容《感受生命意义》一课,结合当下热议的“空心人”话题,把贴近学生实际心理困惑的来信作为贯穿全课“拯救空心人”任务的线索,围绕“拯救空心人”的总议题,运用情景化、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感受自己具体而独特的生命意义,帮助学生在未来生涯中做出合理规划,鼓励学生通过日常点滴小事去赋予人生意义。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吕冯可欣以《逃出大英博物馆》的故事为创作背景,聚焦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归属感,通过“吾思我家”、“吾绘我家”、“吾建我家”主题活动,利用心理学团体沙盘技术、艺术疗法等方法,引导学生领悟个人可以通过积极参与、互相支持和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来获得归属感,并将对“小家”的归属感升华成对“大家”的归属感,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同时呼吁学生将行为落到实处,以小力量汇聚大力量,共同形成合力,为建设美好新中国做好准备。




两位老师的展示课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思维角度,把学科育人思想贯穿教学全过程,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学科共同育人价值与功能。

教师说课

示范课展示结束后,两位教师就各自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进行了现场说课。




教师评课

攀枝花市大河中学心理老师、仁和区三名工程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薛玉琼老师和攀枝花市第三十六中小学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攀枝花市优秀德育管理干部冯雪春老师分别对两位老师的展示课进行了点评。

薛玉琼老师在点评中提出,在当今教育模式下,学科融合一方面为心理学科的心灵启迪和培根育魂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思政课学习和感悟的深度。教师重塑教学目标,梳理教学过程,将心理学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元素有机结合,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实属难得。

冯雪春老师高度赞扬了两位教师学科素养扎实、教学设计精妙、课堂教学实效性强,她们从全面分析、收集心理学知识及思政元素中,梳理提炼出心理学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进行“融入式”设计,积极探索新颖的教学模式值得大家借鉴和思考。


微讲座

攀枝花市江珊珊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队领衔人江珊珊老师带来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的探索》的专题讲座。江珊珊老师阐述了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分析了跨学科育人的实践路径。她建议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运用丰富的心理课堂活动开展思政课,同时加强调研协作,根据课堂反馈不断完善心理与思政融合的评价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估。


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思想政治教育科科长李美文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本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工作研讨会活动的举办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对我校教师积极探索学科融合的工作表示充分的肯定。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二者形成教育合力,能够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符合自身成长的目标,有利于避免学生心理上产生问题,对学生的观念与行为养成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获得较好的效果。怎么突破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局限,拓展应用范围,融进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完成“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高度融合;怎样通过更为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将心理学教育与思想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蓬勃向上、砥砺前行的青年学生,这是所有思政教师和心理教育工作人员必须再次探讨的难题。



“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殷切期望。本次研讨活动,高质量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不仅为德育工作者们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也启迪了老师们聚焦新时代,立足新实际,有效融合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END




一审(撰稿)|| 陈梦茜

二审 || 朱亚俐

三审 || 王俐利





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竹苑巷31号    邮政编码:617000
Email:syzzks@126.com
招生电话:0812-3913312 (竹园校区) 0812-2220237 (华山校区) 0812-3988138(钒钛高新校区)  
备案序号:蜀ICP备16003373号-2      版权所有: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
川公网安备 51040202000227号   
  管理员登录     教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