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大学与中学如何衔接?

作者: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06-03   访问量:1254

对话名校校长

中学如何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如何与大学进行衔接?日前,在成都石室中学举办的“石室论剑”第三季活动现场,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重庆大学校长张宗益,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和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刘清友,以及成都石室中学校长田间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校长们妙语连珠、隔空论剑,带来了一场教育的思想盛宴。

1.jpg

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

“校长求的是什么人才,达到什么标准才是人才?”5位校长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高校以及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

李言荣谈道:“什么是拔尖人才,就是你能做0到1的事情,而不是2到3的事情。拔尖创新人才就是原创能力,是中国最缺的。中国就是缺这种0到1,不缺2到3,3到4,到无穷大,后面都有人。”他特别强调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要大胆地猜测,大胆设想;交叉与融合,知识交叉,技术融合,大学培养的不应该是单一的能力,综合交叉能力是非常考验一个人的。

林忠钦从品格和学习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学习方面,他认为能做到勤奋好学、刨根问底、和做事认真的学生可以算优秀学生;从品格来说,他认为具备责任心、感恩的心和心理阳光的学生,就会成为一个拔尖人才的苗子和基础。“当年,我考入上海交大的时候,在班上是中等成绩,并不拔尖,但我还是一直努力,我觉得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他说。

徐飞谈了五点:第一个是责任担当,第二个是创新人格,第三个是想象力,第四个是好奇心,第五个是批判性思维。其中,首当其冲是责任和担当。”徐飞认为,坚强的意志和抗挫折能力,与“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品质同样重要。

“要成为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有热情,创新就是做别人不做的事情。颠覆性、引领性、原创性,你要想做的事情,一定要有热情;要有理想和抱负,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敢于质疑。”张宗益特别强调做事要坚持,他举重大校友任正非的例子,任正非为什么做得好?任正非前25年,就做了一件事情,电信设备供应商。25年以后,他才进入终端,就是我们叫作手机,这是他的第二个产品。实际上,他坚持做的事情,几十年做一件事,凡是拔尖创新就是很有影响力的人,一定是坚持做一件事情,热爱做一件事情,而且目标很远大。目标远大才能坚持。

刘清友认为,拥有健康的生活和健康心态是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首要因素。拔尖创新人才还应该具有人文素养,要有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要有社会担当和实践创新能力。

尊重学生兴趣,实现大学与中学的有机衔接

李言荣认为,中学跟大学的衔接,实际上大学还不是终点,还需经过若干次放大才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大学就像抽水机一样,从山底下打得很高,再到更高的地方去,你人生就不断放大。在人生不同阶段,我们要具备不同的能力,上小学之前,就是独立生活的能力,但是到了中小学主要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到了大学要抓的就是独立的研究能力。

徐飞认为,第一个忠告是“听话”,第二个忠告是“不听话”。为什么听话呢?因为现在的社会是规则社会,是法治社会,你们要遵守规则。这是一个公民最起码的一种素养和道德。不听话就是颠覆和反叛,这也是情理之中。“听话”和“不听话”没有固定的标准,需要自己去摸索体会。徐飞透露,西南交大今年开始实行大类招生和“2+2”的培养模式,学生进校先学习通识知识,再根据兴趣选择专业。

刘清友说,中学可能有一些同学表现出来一些爱好,或者是兴趣,希望学校对这些有爱好、有兴趣的学生给予保护和支持。许多大学都开设有拔尖班、基地班、创新班,有相应的实验室,同时还开展了双学位,也可以根据你的爱好,再选其他专业。如果能够有机地衔接和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会更加顺畅。

林忠钦则谈到了自己在大学的故事,引起了现场感叹。他鼓励学子不甘落后、持续努力,同时要善于“自省”,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充分利用时间。他给中学生们一句忠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认为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都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石室中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田间认为,社会、高校对人才的需求,就是中学的培养目标,大学校长们谈到的“脚踏实地”“批判性思维”等拔尖创新人才品质,石室中学都会在办学中进行推广和实践。

他说,石室中学2160年来潜心育人,办学历史从未中断,办学地址也从未改变,学校办学坚持“传承”“坚守”和“创新”,传承优良传统,坚守教育规律,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致力于把学子培养成“爱国利民、因时应事、整齐严肃、德达材实”的创新型人才,传承千年石室文化。

关于中学与大学的衔接,田间介绍,石室中学的办学主张和办学追求是“育关键能力,办品质教育,为领军人才成长奠基”,学校有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让学生的选择更有多样性和发展性;同时,石室中学背后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团队,以课堂为载体,通过常规课堂和活动课堂,为学生发展奠基,培养领军人才。

随后,5位大学校长还就“传统名校在新时代下如何走出一条不同的创新之路”“如何培养专长和全面发展协调起来”“填报志愿时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和“如何在高中阶段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等问题与学生进行了现场交流。

文章来源:《教育导报》2019年第70期校园周刊总第3327期第3版 研究版 2019-05-30


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竹苑巷31号    邮政编码:617000
Email:syzzks@126.com
招生电话:0812-3913312 (竹园校区) 0812-2220237 (华山校区) 0812-3988138(钒钛高新校区)  
备案序号:蜀ICP备16003373号-2      版权所有: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
川公网安备 51040202000227号   
  管理员登录     教师登录